前廊 - 背面
- H. P. 洛夫克拉夫特《不可名狀之物》
地點
位於入口的調查員以團隊為單位,花費1個線索:揭示樓上的走廊。
如果不可名狀之物上有至少1點傷害:那隻怪物拖著一道煙霧,煙霧的盡頭指向外頭墓地中央的一座墓穴。將放在一邊的無名墳墓地點放置入場。


冰封荒土 - 背面
– H. P. 洛夫克拉夫特《夢尋秘境卡達斯》
地點
冷原
強制 - 你調查冰封荒土時,在你抽出、、、或混亂標記後:你必須受到1點傷害或失去1次行動。


冷原 - 背面
– H. P. 洛夫克拉夫特《夢尋秘境卡達斯》
地點
冷原
強制 - 在敵人試圖生成在無人地點,且場上沒有無人地點時:改為將該敵人生成在此地。


冷原隱修院 - 背面
隱修院的門被封起來了。你不能進入冷原隱修院。
地點
冷原
位於冷原隱修院的調查員以團隊為單位,花費1個線索:記住調查員"靠近了祭司"。
- H. P. 洛夫克拉夫特《夢尋秘境卡達斯》


地點
:檢定(5)以移開塔頂沉重的石板暗門。如果你檢定成功,將本卡牌翻面並且結算該面的文字。
劇情
將放在一邊的魔幻森林(石板暗門)放置入場,呈已揭示狀態。
在冒險日誌中記錄下調查員找到了離開地下世界的路。
將本卡牌翻面。


地點
米納爾. 古代. 城市. 港口
掩藏。
:抽取5張卡牌。
劇情
你發現了1個神跡(在冒險輔助卡上放置1個資源)。
如果可能的話,將放在一邊的1張"黑暗夜魘"洗入遭遇牌堆。
將本卡牌翻面。


地點
強制 - 在你進入古革巨人之城後:將其翻至另一面並且結算該面的文字。
- H. P. 洛夫克拉夫特《夢尋秘境卡達斯》
劇情
將放在一邊的古革哨兵敵人生成在本地點,其帶有1個線索。檢定(3)。如果你檢定成功,古革哨兵以消耗狀態入場,不與調查員交戰。否則,其入場並與你交戰。
將本卡牌翻面。


地點
歐斯-納爾蓋. 城市
掩藏。
劇情
將放在一邊的無以達願之廟地點放置入場。
將本卡牌翻面。


地點
城市. 異界
掩藏。
每有一個千面祭司位於地圖未見之城,其隱藏值-1。
強制 - 在你調查地圖未見之城時檢定失敗後:從遭遇牌堆和棄牌堆找出一張"千面祭司",將其生成在本地點。混洗遭遇牌堆。
劇情
你發現了2個神跡(在冒險輔助卡上放置2個資源)。
棄掉本地點的每個敵人。將本地點上的每位調查員移動到無以達願之廟(不能取消本效果)。將本卡牌翻面並加入勝利牌區。


地點
歐斯-納爾蓋. 城市. 港口
掩藏。
– H. P. 洛夫克拉夫特《夢尋秘境卡達斯》
劇情
記住你"向王祈求幫助"了。
如果可能的話,將放在一邊的1張"黑暗夜魘"洗入遭遇牌堆。
將本卡牌翻面。


地點
歐斯-納爾蓋. 城市. 港口
掩藏。
作為你進入或離開本地點的額外費用,你必須選擇並棄掉你1張手牌。
– H. P. 洛夫克拉夫特《夢尋秘境卡達斯》
劇情
位於塞拉尼安的每位調查員治癒2點傷害並獲得2個資源。
你發現了1個神跡(在冒險輔助卡上放置1個資源)。
將本卡牌翻面。


墳地 - 背面
- H. P. 洛夫克拉夫特《不可名狀之物》
地點
墓地
抽取到的每個食屍鬼敵人均不生成在原來的地點,改為生成在墳地。
位於墳地的調查員以團隊為單位,花費1個線索:記住調查員"發現了缺失的骨頭"。


縞瑪瑙城堡 - 背面
前往縞瑪瑙城堡的道路隱藏了起來。你不能進入縞瑪瑙城堡。
– H. P. 洛夫克拉夫特《夢尋秘境卡達斯》
地點
卡達斯
:選擇你所在地點的另一位調查員。將你手牌中的一張隱私卡加入所選調查員的手牌。
– H. P. 洛夫克拉夫特《夢尋秘境卡達斯》


地下室的門 - 背面
地點
聖瑪麗醫院. 地下室
:檢定(3)。如果你檢定成功,發現本地點的1個線索。如果你檢定失敗,受到1點恐懼。
強制 - 從太平間發現最後一個線索後:進行一次蛛群滋生檢定。


樓下的門道 - 背面
地點
每有1位調查員位於客廳,其隱藏值+1。
如果不可名狀之物上有至少2點傷害:鏡子不自然地閃著光芒,露出一抹銀光。記住調查員"發現了一把奇怪的鑰匙"。


實驗療法病房 - 背面
地點
聖瑪麗醫院
在你調查實驗療法病房時,受到1點恐懼:本次調查期間,實驗療法病房隱藏值-2。


巨網 - 背面
巨網
網梯
地點
異界. 異次元
強制 - 在本地點翻開之後:在其上放置1個毀滅標記。


巨網 - 背面
巨網
宇宙之網
地點
異界. 異次元
強制 - 在你進入本地點後:檢定(3)。如果你檢定失敗,你必須放置1個毀滅標記到本地點,或者每低於難度1點即選擇並丟棄1張手牌。


巨網 - 背面
巨網
纏結之網
地點
異界. 異次元
強制 - 在調查階段結束時,如果本地點有調查員:在本地點上放置1個毀滅標記。


巨網 - 背面
巨網
蛛繭之牢
地點
異界. 異次元
強制 - 在你進入本地點後:檢定(3)。如果你檢定失敗,你必須放置1個毀滅標記到本地點,或者每低於難度1點即失去1個行動。

